CWP2016风能展盛装开幕:600多家中外参展企业盛妆亮相

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全球风能理事会、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等国内外六家权威机构联袂打造的2016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16)于10月18日—2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本年度全球最大的风能专业展,本届展会面积高达5万余平方米,届时600多家中外参展企业,3万余人次的专业观众将相聚北京,共商风电产业发展大计。
  本届风能大会适逢今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巴黎协定》的决定。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已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率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要确保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除水电外,可再生能源要承担重要发展责任,其中风电产业至少要达到2.1亿千瓦的并网装机规模,并力争达到2.5亿千瓦;即从目前到2020年,年均新增装机规模要保持在2500万千瓦左右。在此背景下,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以“引领风能产业发展,推动能源战略转型”为主题,共同探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愿景和路径,以及在中国能源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2016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开幕

全球风电开发潜力巨大,风力发电在全球、在中国,正在获得快速发展。近十余年的实践成果证明,风能已经成为国际主流能源,并且,国际社会都已规划了更加宏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德国甚至计划于2030年禁止燃油车上路。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步伐,很可能会超出预期。截至2015年底,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33亿千瓦。全球风能理事会预计,到2020年底,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将增长近一倍至7.92亿千瓦。风电正变得在价格、表现和可靠性方面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本届风能大会结合上述主题,将为风电描绘怎样的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风电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当前,“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4.0”等工业和信息化技术革命,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推动力。风电产业作为中国及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占据这场技术革命的前沿。本届风能大会已将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应用、风电与微电网、智能制造、能源互联网、低风速风电前沿技术等内容融入相关论坛,这对于了解全球风电产业和风电技术发展方向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来自全球的风电企业家和技术精英们,将带给大会听众不一样的思想碰撞。


昊宸科技总经理王昱涵:昊宸科技在风电行业的实践分享

在本次《G20能效引领计划下的能源大数据》活动中,沈阳昊宸科技总经理王昱涵主要针对昊宸科技旗下四大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实时存储平台、分析平台、流平台以及可视化平台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向嘉宾阐述了其公司平台未来的定位,即数据托管业务。
  10月18日,由数据猿联合中关村大数据联盟、青域基金、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余热利用专业委员会、百分点集团共同主办的《G20能效引领计划下的能源大数据》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


数据时代来了:沈阳市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沈阳市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沈阳市成为继贵州之后第二批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城市之一。
  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沈阳市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沈阳市也因此成为继贵州之后第二批获批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城市之一。此次批复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包括两个跨区域类综合试验区(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四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上海市、河南省、重庆市、沈阳市),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