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数据,李克强的10个判断

自2014年3月“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提及这一“热词”并反复强调,要开发应用好大数据这一基础性战略资源。关于大数据,总理给出过哪些重要判断?国务院客户端为你梳理。
  大数据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世界,也让各国站在科技革命的同一起跑线上。中国曾屡次与世界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今天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中国经济既要培育新经济、新动能,也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很大程度还需要依靠新经济、新动能,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过去人们曾经认为,互联网就是“虚拟”世界。但现在由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产生,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正在日益融合。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沈阳市促进大数据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为全面推进我市大数据发展和应用,促进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数据强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三十一项具体工作:
  1.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包括建设智慧城市统一平台、加强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
  2.加强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提升治理能力。
  3.促进大数据应用与服务,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
  4.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打造大数据完整产业链、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成立东北大数据产业联盟、发展工业大数据、发展农村农业大数据、开展大数据开放与交易、推进大数据应用创新与示范。
  5.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包括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常用大数据术语一览表

聚合-搜索、收集和显示数据的过程。


算法-可以对数据执行某种分析的数学公式。

分析-发现数据蕴含的洞察力。

异常检测-搜索数据集中与预测模式或预期行为不匹配的数据项。异常又叫outlier、exception、surprise或 contaminant,它们常常提供了关键的、可付诸行动的信息。

匿名化-使数据匿名,即移除可能表明个人身份的所有数据点。

应用程序-让计算机能够执行某项任务的计算机软件

人工智能-研发智能机器和软件,它们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并且在需要时采取相应的动作,甚至从那些动作中学习。


中国70、80、90后“二孩”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中国人‘二孩’生育意愿调查”问卷,于2016年1月28日—2月2日投放腾讯新闻客户端,共回收有效问卷10万份,其中:男性23.1%,女性76.9%,70年代以前出生1.1%,70后18.6%,80后56.6%,90后(包括00后)23.7%。
  问卷上除涉及生育“二孩”的相关问题外,还由网友填写了性别、年龄、所在地,以及婚姻和生育状况等基础信息。我们希望,这份报告在给普通中国家庭提供指南的同时,也能成为完善“二孩”相关配套政策的参考。
   数据显示,有计划生二孩的比例还不到三分之一,而有计划生二孩不等于实际上会生二孩。从“心动”到“行动”,中间会有很多障碍。要让更多的夫妇生二孩,政府需要在财力支持、入托入幼便利、生育权益保障等各方面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配套措施。——梁建章,人口经济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


环保部正式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 近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今年1月29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主持召开了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会议认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数据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生态环境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提出明确要求,《方案》明确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